能明能鉴 宜子宜孙—铜镜专场精品赏析(三)——2020年秋季暨2021年迎新艺术品拍卖会
摘要:北京时间20210104关于【能明能鉴 宜子宜孙—铜镜专场精品赏析(三)——2020年秋季暨2021年迎新艺术品拍卖会】的具体情况和说明,让www.czhndq.cn新闻频道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
巡展第二站:上海
时间:2021年1月1日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591号 上海虹桥迎宾馆
能明能鉴 宜子宜孙—铜镜专场
预展时间:2021年1月8日至拍卖前
拍卖时间:2021年1月9日20:00
展拍地址:北京昆仑饭店二层(昆仑堂)
精品铜镜赏析
LOT 1831
海兽手镜(3枚)
尺寸:
直径 4.4cm 厚 0.4cm 重 34g;
直径 6.3cm 厚 0.6cm 重 95g;
直径 7.4cm 厚 1cm 厚 112g 少见
RMB: 20,000
LOT 1832
海兽葡萄镜
尺寸:直径 12.3cm 厚 1.4cm 重 700g 精美
RMB: 25,000
圆形,伏兽钮。镜背被一周轮脊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浮雕五瑞兽,姿态各异,形体矫健,其间填葡萄枝蔓图案为地纹;外区为姿态各异的鸟雀纹,内区的葡萄藤蔓纹蜿蜒过墙至外区,呈鸟雀于藤蔓间穿飞之图案,颇为生动。镜缘高平凸起,饰一周团花图案。此镜通体白光,锈色古朴自然,镜形厚重大气,纹饰繁复错落,极具盛世富丽气象。
LOT 1833
海兽葡萄镜
尺寸:直径 12.3cm 厚 1.2cm 重 696g 精美
RMB: 25,000
镜光气匀亮,工艺细腻,品相极佳,保存完整。伏兽钮,凸起的联珠纹高圈将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五只瑞兽环绕镜钮,五兽造型如狐似狼,有的回首顾盼,有的昂首阔步,形态各不相同,动态丰富,造型浑厚,生趣自然。其间饰葡萄纹及枝叶纹饰。枝叶纹相互穿插缠绕,形式优美。外区葡萄藤蔓与禽鸟相间分布,布局精细。惜裂
LOT 1834
海兽葡萄镜
尺寸:直径 13.2cm 厚 1.5cm 重 809g 精美
此为经典的海兽葡萄题材铜镜,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技法,铸工精湛,版工有力、漂亮。镜圆形,兽钮,一周凸棱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镜钮一周环饰四只形态各异的海兽攀援嬉戏于葡萄果实枝蔓之间,造型饱满,灵动活泼,极具动感。外区满饰葡萄纹,禽鸟蝴蝶在葡萄丛中或飞翔觅食,或驻足休憩,极具自然趣味。整镜纹饰丰富,布局繁密,足见工艺之精,呈现出繁华璀璨的艺术美感。此镜保存完好,状态极佳,镜体干净,白光质,精良品质,收藏佳品。
海兽葡萄镜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亦是诞生于丝路文明之上的匠心之作,其高妙的艺术设计既有浓厚的异域色彩,又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意味,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它集多种吉祥纹饰于一体,寄托着人们对消灾避祸、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它见证了一个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不仅反映了外来文化的中原化,亦是当时历史文化与风尚的直接体现。
LOT 1835
三龙三兽葡萄镜
尺寸:直径 21.2cm 厚 1.7cm 重2437g 精美,少见
RMB: 650,000
圆形,伏兽钮,一圈珠点突棱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三龙三海兽相间环状排列,其龙纹形象丰盈、结实饱满,外区饰瑞兽、禽鸟、蝴蝶,内外均以葡萄叶蔓铺地,龙纹出现于同时期葡萄镜中极为少见,白光,厚重,精美。相关连接:从古至今,龙纹经常出现在是铜镜纹饰中,战国镜龙纹呈现图案化,两汉魏晋的龙纹呈兽形,都以写意为主兼有简单的写实,而盛唐后,龙纹与其它禽纹兽纹一样,才完全地写实开来。唐代的龙爪皆为三爪,明清两代,龙纹等级森严,只有皇帝才可享用五爪金龙的纹饰规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描绘龙地形貌特征:“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有修.
LOT 1836
喜鹊瑞兽纹菱花镜
尺寸:直径 23.2cm 厚 1.3cm 重 2138g 完美,罕见
RMB: 1,800,000
镜菱花形,内漫十六葵花边,形制特殊,设计奇巧,镜背中心趴伏浮雕瑞兽,体格饱满劲健,鬃毛清晰,腹部穿孔已作钮,镜背空间以地章起伏分为内外两区,纹饰配置舒朗规秩,镜钮四方分饰两组鸾凤纹饰与两组大小瑞兽嬉闹纹饰,双鸾呈中心对称分布,皆舒展双翼,尾羽高卷,羽毛丰叠,体态娴雅,一副华美高贵灵动飘逸的气韵;两组辟邪瑞兽纹,构思巧妙,其一作扬蹄疾奔状,形如狮,头生双角,瞠目张口,獠牙尽现,体格健壮,肌肉强劲,爪牙锋利,鬃毛飘扬,极富律动,一幅凶猛威武的气势。身下饰一小兽望向大兽作奔跃追逐状,趣味十足且内涵丰富,极尽想象与艺术塑造;另一组瑞兽纹状如狮,大小瑞兽作趴伏嬉闹状,形体饱满,鬃毛高卷,纤毫毕现,两兽对首趴伏,与另一组奔跃瑞兽呈现出一动一静两种图式,搭配精妙,四组主体纹饰之间饰有四株花卉纹。外区铸饰一周蜂蝶祥云花卉纹,雀鸟与鸿雁飞跃其间,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图式,与内区神诡瑞兽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整镜纹饰华丽瑰美,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技法,形象塑造逼真生动,唯妙传神,对纹饰元素的选取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装饰美学,极尽巧思,匠心独运,镜形的突破创新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与天马行空的艺术创造。此镜尺寸巨硕,质禀玄精,体量敦重,镜体干净,清晖内发,光清夜珠,保存状态极佳,铸工精湛,版模精细,堪为浮雕铸镜技艺的顶峰之作,收藏臻品。
LOT 1838
月宫镜
尺寸:直径 12.4cm 厚 0.5cm 重 389g 精美
此镜圆形,镜背居中饰一株枝叶茂盛的桂树,盘根错节,树干中间虬曲凸起作为镜钮。右侧为玉兔捣药,双耳竖起,两前肢执杵在一石臼中捣药,下有一跳跃的蟾蜍;左侧为嫦娥,头梳角鬓,衣袂飘扬,手捧仙果,随风而舞。整体纹饰组成了一幅清丽优雅的月宫图。此镜版模精细,图案清晰,线条洒脱率真,极富艺术韵味,通体银亮,少许翠绿的铜锈点缀其上,更显古朴典雅,保存完好。
LOT 1839
花边双鱼镜
尺寸:直径 13cm 厚 1cm 重 785g 精美
圆形,圆钮,主纹饰为双鱼纹,双鱼环绕镜钮,在汹涌的波涛和飞溅的浪花中嬉戏翻腾,双鱼体态丰盈,鱼尾随镜缘内折翻转,巧妙的形成弧形。其外饰一周连绵环绕的水草纹,素宽缘,缘上刻有“东阿县官押”。此镜运用浮雕手法,双鱼线条婉转灵动,水波纹饰刻画富有动感,一周水草纹的装饰手法较为少见,纹饰构图优美,为此类铜镜中的上乘之作。
LOT 1840
仙人观瀑镜
尺寸:直径 16cm 厚 0.7cm 重 773g 精美
LOT 1841
“王质观弈”镜
尺寸:直径 17.5cm 厚 0.7cm 重 681g 精美
八瓣菱花形,圆钮。镜钮右侧一株大树,盘枝错根,枝叶繁茂。其下两个童子手持宝物作对话状。山岩的表现形成一条横切面,这如桥的悬崖上端坐两位盘腿仙人,左右各有一小童。钮左侧山岩之上两位仙童正在对弈,中间观对弈者当为王质,手中持一长物如扁担。近缘处一周云纹如花卉状。素缘。此镜纹饰造型简洁,浮雕感强。故事发生地信安郡石室山即今天浙江衢州市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是浙江省重点名胜风景区,被寓意为“围棋仙地”,位于衢州城郊13公里的石室村东。西临乌溪江,海拔164米,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群山盘回,景色幽邃。远眺烂柯主峰,如一座巨大的石桥,鬼斧神工蔚为壮观。王质烂柯的故事在这一时期被广泛的以艺术形象表现体现了道教的兴盛和人们追求成仙长生的愿望。唐代孟郊《烂柯山石桥》诗云“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
LOT 1842
“左巡院”龟钮双鱼镜
尺寸:直径 17.5cm 厚 0.5cm 重 679g 完美,少见
RMB: 80,000
镜圆形,龟钮,钮形特殊,主题为经典的双鱼题材,采用浮雕的表现技法,制造精美,铸工精湛,版工力度极佳,头版头模,镜背空间布局合理,双鱼较钮环绕首尾相接构成圆形的视感呈现,内涵丰富,寓意金人追求“圆满”之境,鱼纹以浮雕技法刻画,精细入微,体态肥硕,形态灵动欢悦,形神兼备,张鳃鼓鳍,尾鳍翻折,鳞片分明,极具动感,栩栩如生;其余空间满铺水波纹,双鱼似在其中翻转漫游,趣味十足,镜缘錾刻款识“左巡院验记官(押)”以示其官家流通身份。镜背构图巧妙,肥硕的双鱼与水波纹搭配显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水波纹饰不拘一格,随着双鱼翻转而流转,极具律动美,双鱼的图景呈现在其装饰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其象征寓意,是表达金代人多子多福的愿望,以及所谓鲤鱼跳龙门仕途的象征;同时更是华夏民族“阴阳学说”的一种滥觞,一阴一阳,一雌一雄,上下翻飞,围绕一个轴心,追逐,顾盼,唱着一曲生命的赞歌,与太极阴阳鱼图有着同工同理之妙,是中华文明的一种符号。整镜纹饰繁密,布局规秩,简约而不简单,细节处见铸镜技艺之高绝,极尽巧能,保存状态极佳,铜质精良,双鱼镜中美品。
巡院,又称都市警巡院,创始于辽代。据《辽史·百官志》记载,辽于五京均设有警巡院,置有警巡使、警巡副使。其职能是治刑狱、理治安、检括城市户口。金代,完颜亮迁都燕京,设为中都,并恢复了辽代城市警巡院制度。至金世宗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中都城市警巡院已增置为左、右两个。其中左巡院即有负责监察铜禁制度的职能,在铜镜上会刻“左巡院验记官”押记,以示其官家认可的流通身份。
LOT 1844
童子拜观音故事镜
尺寸:直径 22.4cm 厚 0.8cm 重 1616g 精美,少见
RMB: 80,000
镜八出菱花形,形制规整,圆钮,主题纹饰为少见的仙道人物故事图式,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技法刻画,制造精美,铸工精湛。大圆钮,镜底满铺细密的海水纹,奠下了海外仙境的基调,下方饰一高冠仙人手托仙物,宝光外发,踏云于远方疾啸而至,身后伫立两仕女;云尾仙石之后隐匿着一位尖嘴猴腮的仙人,形态生动,极具趣味,右侧于嶙峋的上石之上站立一仙人,似在远眺;左侧饰一自在神仙,安坐于山石之上,形体松弛,气韵超凡,望向下方进献的众仙,此为主区纹饰呈现,镜缘八角饰有八组祥云纹饰,包拢主区仙界,是主图式的丰富性延伸。整镜纹饰构图精妙,极尽巧思,尤其是对于场景的刻画尤为精细,使其画面更为活泼生趣,呈现出不亚于绘画艺术的视觉体验,这种表现风格的形成显然是受到宋金时期文人绘画艺术的影响,宋金时期文人绘画艺术空前发达,这种社会风尚直接影响了各类器具的纹样装饰艺术,就铜镜而言,此时期铜镜出现了较多类型以大图景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不在拘泥于局部场景的刻画,转而向宽宏博大的画面发展,更加强调神韵与美学修养。就此镜而言,堪称是绘画艺术与铜镜美学相结合的天成之作。整镜尺寸硕大,体量敦重,是此时期神仙故事镜中的上佳之作,图景的描绘更充盈着古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与奇妙想象,不仅是一件巧夺天工的铜镜佳品,更是一件承载着历史与人文的文化载体,是器与美,艺与道相交融的艺术臻品。
LOT 1846
“临安王家”飞仙镜
尺寸:直径 11cm 厚 1.3cm 重 301g 少见
主题纹饰为一仙人骑凤遨游于天,上部正中有小题款“临安王家”,近缘处一周云纹环绕一周。此镜题材少见,人物形象刻画清晰,显示出一派飘逸洒脱,仙风道骨的仙界情景。
LOT 1847
“沈家工夫”双剑镜
尺寸:长12cm 宽7.9cm 厚 0.6cm 重 316g 少见
长方形,圆钮,两侧饰对称带鞘宝剑,剑柄端饰如意云纹。镜牌通体刻火焰纹,布局疏朗。钮下方框内阳刻铭文“沈家工夫”,应为私家铸造。